近年来,安康市第二中学将学校课程思政化建设作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大力实施“三个工程”,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取得斐然成效。
以“培育工程”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该校办公室主任程光正介绍说,学校本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与实践中充分利用专题培训、校本研修、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新思政教师夯基和骨干思政教师能力提升两项行动,着力提升思政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目前,学校思政教师中有3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教学名师、2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先后完成了5项省市级课题,其中2项被评为优秀课题。思政课成为该校的品牌学科,2021年学校被确定为“安康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地校”。
以“提质工程”推动全学科育德
在思政课教学与探索方面,该校树立 “学科思政化、教学德育化”大德育观,引导教师改变育人方式,将育人目标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课外教育各种资源、社会教育各大领域深度融合,实现“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以“和进雅好”为做人做事总要求,积极践行“仁义礼智信、诚孝俭勤和”教育,坚持以“八好”教师培育“八好学生”,鼓励师生勤学上进,着力营造向上至善的育人氛围。学校定期举办全校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艺术赛事,开展研学旅行和学生社团活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拓宽育人路径,丰富育人内容,提升育人质量。
以“引领工程”培育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程光正说,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学校强化校本研修,实行集体备课,开展协同攻关,通过观摩课、汇报课、示范课等方式开展听评课活动,以“学科知识+德育元素”为导向,帮助教师深度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克服单纯传授学科知识的倾向。聚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依托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通过培训讲座、听课磨课、支教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参加教学练兵、打造精品课程、进行微课制作、撰写教学论文等活动,共同提升育人水平,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先后培养出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25人。
程光正 本报记者 孟琳
思政课